查看原文
其他

低空经济的主导力量:产业前景日趋明朗,国产无人机如何再攀更高峰?

FII 福田产投
2024-10-10

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中,新技术、新产品因军事需求而喷涌面世,无人机就在此列。1917年,英国研制的"AIR TARGET"单翼飞机完成了无线电操控试飞,无人机就此正式登上历史舞台。


冷战期间,无人机迎来第一轮发展高潮,成为美苏两大阵营军备竞赛的焦点领域之一。AQM-91、D-21、图-123、图-143等无人战术侦察机相继出现,超高空、隐身、超音速等能力也陆续在无人机的“技能树”上被点亮。


这一时期,我国也开始了在无人机领域的研究探索。上世纪50年代末,在海外技术封锁、苏联专家撤离的背景下,中国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军用无人机研发之路。1966年12月6日,新中国第一架军用高速无人机“长空一号”首飞成功。“长空一号”的诞生不仅填补了国产军用无人机的空白,还在核武器、空空武器等重要军事装备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

冷战结束后,和平与发展成为了世界的主流。无人机因科学技术的进步迎来了第二次发展高峰,并逐渐开始进入民用领域。


1997年,专门的气象无人机在澳大利亚研制成功;

2003年,美国成立世界级民用无人机应用中心,推广无人机在应急救援场景的应用;

2009年,中国国家电网正式立项研制无人机巡检系统;

2013年,亚马逊披露无人机送货计划;

…………


受全球化、数字化等因素驱动,民用无人机产业快速成长为先进制造领域内的重要产业之一。民用无人机也完成了从军用无人机“附产品”到应用场景广阔的“低空神器”的转变,备受世界各国重视。



我国自“十三五”以来,长期大力扶持无人机产业发展。国务院《“十三五”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》中将无人机作为发展重点之一。2017年发布的《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》进一步提出“建立自主无人系统共性核心技术支撑平台;发展消费类和商用类无人机”的目标。此基础上,国家还陆续出台多项政策,鼓励无人机在农业、气象水文、交通运输、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发展。


各地政府也通过政策、资源倾斜等方式着力推动无人机产业发展。以深圳为例,《深圳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(2013~2020年)》中指出,以逐年分批次进行的方式扶持设计测试、总装集成、人机交互等无人机产业内重点领域的发展。


深圳人才公园无人机编队表演


2021年10月,深圳公布《深圳市民用无人机管理暂行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,在前期法规基础上对小中大型无人机进行分级分类管理,新增了“研发试验验证飞行管理”、“物流配送飞行管理”专章,使监管措施与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保持高度一致,为无人机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指明了路径



在贯穿全产业链的政策保驾护航下,无论是从技术水平、产品性能还是市场规模来看,中国无人机近年来都在持续大踏步前进


“彩虹”、“翼龙”等国产军用无人机,通过军贸出售“扬威异域”,在局部军事冲突中展现出优异的作战性能,获得多国政府的“五星好评”。多次现身珠海航展的“无侦”系列、“攻击”系列军用无人机,在高空高速、航程载荷、隐身、信息化作战等方面均具备世界一流水准,成为了信息化条件下提高作战效能的倍增器。



民用领域方面,国产无人机优势更加明显。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,中国独占7成有余。国产无人机厂商中,深圳大疆已成为消费级无人机行业难以撼动的领先者,是全球消费级无人机产业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。昊翔、哈博森等品牌尽管在业务规模上较大疆稍显逊色,但却不影响他们在玩具型、高端产品等无人机产业的细分领域成为世界佼佼者


专业级市场(工业无人机)领域,目前中国无人机企业拿下了全球市场的过半江山。具体到应用场景,国产无人机在交通、应急安防、水域监控、天气监控、农林植保等领域都有应用落地,并不断地扩展新的应用场景、优化在已有场景下的应用效果。


以物流配送为例,美团于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示的即时零售全场景解决方案,正是在无人机、自动配送车、智能配送站等智能化硬件/设施支撑下实现的。截至今年8月底,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开通11条城市场景试运行航线,覆盖11个社区,4个商圈,服务覆盖近20000户居民,完成面向真实用户的订单超7.5万单,配送飞行总时长超过1万小时,累计测试40余万架次。此外,美团无人机计划于近期开设深圳首条无人机常态化航线,实现城区内百货商超商品3公里15分钟达。



得益于供给端及需求端两方面的双重驱动,我国工业无人机市场增长迅猛。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及预测,近五年我国工业无人机市场复合增长率为49.94%,到2027年,中国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或将突破1700亿元大关



未来,无人机产业将朝着更加智能化、人性化的方向发展。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无人机之间融合的不断加深,无人机未来的发展趋势,以及相应的挑战也日渐明晰。


笔者认为,以产业链上中下游分工差异为逻辑进行拆解,无论趋势还是挑战都集中体现于技术、产品、应用这三个维度之上。


5G具有超低延时、超大带宽、超高可靠性的特点,相比4G拥有广覆盖、海量连接等优势。随着5G商业化进程发展,工业无人机在目前4G环境下受带宽、时延、干扰影响较大的问题将得到解决。



有望基于5G环境实现的超高清图传、超低时延数据传输、超视距飞行、异地控制等能力,可以为无人机多载荷有效集成提供实现基础。此外,基于工业无人机对数据存储、计算分析的安全性需求,云计算与云端AI成为了无人机实现智能化的重要因素。


技术维度上的挑战主要来源于尖端技术科研成果转化周期过长,技术应用创新的速度开始追不上场景和需求。这就需要企业积极且广泛地在全产业链范围内寻求助力,打破信息与资源障碍、重塑创新与协同体系,主动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过程。


应用场景持续扩展,使得无人机需要完成的任务种类越来越多,单一功能无人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无疑将极大下降。考虑到续航、升限等因素,依托新材料和多载荷集成,不断追求无人机载荷轻小化亦是大势所趋。同时,面对复杂场景、恶劣环境,工业无人机需要通过建设无人机自动机场等手段以提高作业效率、减少操作失误。


用于南极科考的国产固定翼无人机


无论是多任务支持、载荷小型化,还是智能自主化,这些产品能力的体现都需要企业提升自身的智能制造水平。以坚持数据驱动为前提,构建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管理平台,实现设计生产服务一体化,进而达成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高效协同。


那些无人机“大有可为”,但目前却尚未实现广泛应用的场景,将成为今后无人机在应用维度上的发展重点。安防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,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的首场专题论坛,就围绕无人机安防应用展开。



无人机飞行灵活,且拥有实时追踪目标、快速到达现场、高空监测地面的能力,因此非常适用于安防领域。目前无人机已被我国公安部门用于辅助执法,随着技术和产品的演进,无人机在应急处突、刑事侦查等场景中的表现将愈发值得期待。


应用落地是否顺利,归根结底考验的是一个产业的协同能力,这并非是一个靠企业自身能力就可以解决的问题。提升产业协同能力,企业需要一个成熟的产业集群,也需要一个穿越周期的专业服务商,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,放大优势、补齐短板。只有这样,中国无人机产业在攀登更高峰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聚焦“场景化”解决方案,让国产无人机翱翔于更高远、更广阔的天空


RECOMMEND
推荐阅读转向高端化发展、实现弯道超车

医疗装备产业的破局点不止于医疗


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

将为深圳带来哪些“深蓝宝藏”

增长活力强劲的数字创意产业能够撬动多少新机遇?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福田产投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